淺談身心靈系統之平衡

 正好,有同學提到身心靈產業的現狀與發展,由於最近攝影棚改建、錄好一半的影片因為本小巫剪頭髮不連戲,所以也只好忍痛給它重錄了XD


好,單刀直入的進入正題——身心靈產業。當然啦,我個人對於身心靈產業本身沒有任何意見,畢竟任何的商業行為,都是一種價值與價格的交換,你花錢,學習到了相應的知識、又或者是得到了相關的服務、又或者是買到了相等的物品,那都是交易行為,只要雙方覺得心甘情願,而且法律上沒有問題,那都是旁人無從置喙的。

所以我從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就一直強調五個字——『專注於己道』。

意思就是說,我們自己或許有自己的價值觀與認知,但那只能拿來衡量自身的『現實』與思考自身的『命運進程』。你不能將自己的認知,強加到別人身上,即便你覺得這是為了任何人好。

人內在的認知與外在的境遇,會相互建構成他自身的現實,人所經歷的現實有著內外虛實的不同層面,也因此,人又怎麼知道自己不需要經歷這一切?我們也都只是凡人,沒有辦法去問命運一句為什麼?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在自身的道途之中,保持各個意識層面的動態平衡,從而自多重交疊的各個層次現實之中,洞見自身的真實。

講起來很艱深,但其實歸根究柢就是,總是保留自己意識與反思的餘韻,不要讓那些深信不疑的部分牽著鼻子走,人有『信念』、也有『心願』沒有錯,但那是你所站的『位置』,你是透過這樣的位置,來跟世界的某個角度互動的

但永遠別忘記,每個人都有盲區,或大或小而已;也因此,跟這個世界互動、感受、經歷並讀取在你生命中浮現的意象,是一種調整與校準的過程,是這個世界與你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

一直到你能逐步的透過經歷與際遇,慢慢調整自身,讓你所站的位置更加趨近平衡與中道,你意識的盲區也會越發縮小。

也因此,我們又有什麼權力可以對別人目前所處的位置評判呢?除非當事者有意願要溝通與交流(而不是詭辯與騷擾),否則不應該去擅自評論他人所站的位置,套一句榮格對他學生說的話:「你怎麼知道,你的患者不需要經歷這一切?」。

所以啦,我個人對於身心靈產業沒有什麼意見,如果人必須透過這樣的形式去購買一些依託與信念,那也是他自身的經歷,對於他的命運是好是壞,我們很難下定論,我們也無法擅自介入別人的命運進程。

好啦,前言大致上就是這樣,接著得來說說我對於這樣的產業的看法。

真的要說的話,身心靈的系統,大致上也可以分成四個支系,是的,我會直接以魔法學裡面除了精神體之外的四個身體來做一個詮釋與敘述。

分別是側重於教義、思辨、理論、觀念的心智支系。

以及,側重於儀式、咒術、法事、祈願的意志支系。

還有,側重於能量、感應、占卜、神諭的情緒支系。

最後是側重於冥想、內省、自制、戒律的物質支系。


一個比較正常的身心靈系統,這四個支系之間,最起碼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危險平衡。否則就容易對學習者的意識造成嚴重的盲區。不過,這四個支系也都可能各自發展成一個系統,但它或多或少,在演進的過程中,也都會有其他系統的牽制與平衡,來作為一種補足。

當然啦,我這是以『身心靈系統的定義』去看的,所以單純的『咒術儀式』或『占卜感應』,這些『技藝craft』就不適用其中,同樣的,單純的『冥想練習』或『知識研究』也不會被套入這樣的標準之中。

但是『技藝術法』與『心性修持』一向是相輔相成的,心性提升了技藝的創造性與可能性;技藝賦予了心性的行動力與實際面。所有的道途都是如此,走到一個究竟,只要人是真誠的探索自身的成長,都會開展成自個兒的一朵花;但過度極端的側重一個面向,就會陷入盲區而畫地自限。

而回到正題,所以啦,在探討一個身心靈的系統,能不能給人帶來正面的助益與成長,基本上就是得稍微深入的了解一下這個系統之中,是否有過度側重於某一個支系的傾向。

就拿《還願》裡面的何老師來舉例好了(何老師又被拖出來鞭屍),他的系統嚴格來說就是一個寄生的體系,是個過度側重於『情緒』的支系,也因此他會非常強調神諭、占卜與感應,藉此來煽動受害者的情緒


當然了,這也取決於受害者,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意識認知偏差。一個意識認知功能有最起碼的平衡的人,會很容易察覺到異樣之處;當然啦,對於自身沒有病識感的人,就會把這樣的神諭與占卜當成真理,而造成嚴重的依賴與迷信。

接著,這個『情緒支系』會再開展出『意志的支系』;也因此,這樣的系統也會出現咒術、儀式、祈願的內容,藉此誘使當事人誤以為,只要依照著神諭或教主的指示,就能透過某些超自然的方式,而繞過自己所欲逃避的考驗,完成或改變某些事態。

有沒有發現,其中有兩個意識功能完全沒有運作的機會,一個是心智、理性與判斷的功能、另一個是感官與現實生活的功能。也就是心智與物質的支系被完全的壓抑下來,在這樣的身心靈系統之中,沒有開展的機會、沒有思辨的過程、也沒有認知自身所處的真實處境的感官認知能力、以及實際行動的作為。

因為這些能力、思辨、經歷與行為,會在一瞬間恢復那個人的意識平衡。所以這樣的寄生體系是很害怕人去思考內省的、也很害怕人實際的去好好生活的,而也是透過這一點意識上的縫隙,這樣的體系才能寄生其中,侵吞他人物質層面的資源與金錢、褫奪他人心智層面的思維與理智。

而還願之中的杜豐宇,就是本身有著嚴重的意識認知偏差,他本身害怕去面對現實、也害怕去思考未來、也害怕去分析自己的偏差與缺點;他想要繞過那些經歷與考驗,最後卻以自己女兒的生命為獻祭,才洞悉重重幻象背後的真實;最後才終於知曉,他的真心所願究竟為何。

所以啦,一個身心靈系統不見得要非常完備與成熟,但最起碼這個系統本身的建構,是要留給人思考與認知現實的餘韻的。

我個人覺得,任何專斷獨大的宣稱只要崇拜信奉神靈之指示、或者使用什麼咒法儀式、護符咒物,就能不用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與努力,而藉由無形的幫助,就能改善或滿足你的種種需索的說法,你應該通通丟進垃圾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卡巴拉生命之樹路徑解析(一)

來談談我的觀點的卡巴拉生命樹

四元素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