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中毒者

 『權力存於人心。信則有,不信則無。 惑人的把戲,如浮影游牆。 即便是矮小之人,也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權力的遊戲》


well,該怎麼說呢,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可以觀察到這麼一類的人,我習慣稱之為《權力中毒者》,這些權力中毒者呢,沒有什麼自主思考的能力,你會發現他們並不是愚蠢或淺見,相反的他們有些人都還算滿聰明的、也滿有經驗的,雖然『聰明跟有經驗』,和『有智慧、有意志』是兩回事就對了。

但事情往往是這樣的,對自己的聰明與經驗越是有自信的人,往往就是意識盲區最嚴重的人,這一類的人,有一部份會在生活歷練中,逐漸從各種挫折與失敗中,洞見自身的盲區而慢慢修正。

但還有另一類的人,以最為輕鬆簡便,毫不費力,也無須自我檢討的方式運作下去,那就是去依附權力結構的中樞。但權力這種東西其實是這樣的,每個組織的結構必然都會有決策者與執行者,但其中,與其說是一種上對下的關係,倒不如說是一種各取所需的關係。

當然啦,不排除會有一些自大的人,佔著一個位置,就想讓人對他卑躬屈膝,我不想知道在這樣的人的意識結構中,出現了怎樣的偏差認知;但所謂的權勢,是為了同在這個體制與結構裡的所有人謀福祉用的。

當它並不是為此而運作,那就叫做腐敗與剝削

在還能維持一定程度的整體平衡之前,我們不必然要與之硬碰硬,也沒有必要下場玩這場權力的遊戲,當人的意識出現了偏差,就會對身旁的情境做出錯誤的認知與行為,而如果很不巧的,這樣的人處在了權力的中樞,那就會製造出錯誤的權力結構

但我們要不要認同並參與其中,那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而有部分的人,是典型的權力中毒者,迷戀於權力,並將自身認同於其中;他們不需要為自己的意識盲區負責與改進、也不需要去承認自身的過錯與不足;而將自己依附在了權力之旁,

也因此,他不需要什麼道德感與價值觀、也不怎麼需要信念與意志,只需要鞠躬哈腰的揣摩上意就好,他們將自身的聰明才智浪費在這裡,反正是權力的中樞,說出來的東西就算是錯的,也不見得有人敢指正。

這也是一種沒有自我核心價值觀與道德感,所導致的內在空虛,沒有目標以及為其堅持的意志力所導致的迷茫,也因此他需要將自身認同於某些巨大的權力結構之中,藉此填補自身的空虛感;當然啦這也是各取所需,有些需要別人滿足自己虛榮心的上級,也正好很需要這樣的下級。

一上一下好不歡愉。

但是通常,這樣的寄生結構,很快就會開始與現實脫節,也會與實際操作的層面脫節;將自身認同為某種權力結構,那就意味著人會失去身為人的同理心,自然也就造成了各種誤會與斷層。

當然啦,這一點可以透過各種話術,將自己包裝的好像和藹可親或關懷備至的樣子(這裡也是聰明才智出來展現的好地方),但有些東西該怎麼說呢,有或沒有,你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得出來。

所以,在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之後,我深深的覺得我一定不要活成那樣子,看上去真是觸目驚心的可悲。

當然啦,既然說這是寄生結構,那就意味著它會有向外擴張依附的特性,也因此各種人事關係的遠近與權力結構的高低,也會蠢蠢欲動的想要侵略每一個人的立場。

只要你的界線保守的不好,就會淪為權力結構之中的下線,這種情況常見於以私人交情,去模糊或偷渡一些要求、或在有意無意間,塑造你、告訴你身處在這個權力結構之中,應該去扮演怎樣的角色。

之所以知道的那麼清楚,是因為我也曾經感知到這樣的東西靠近,我也不確定這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權力結構,是被有意的催發、又或者是無意識的成長,但不好意思,我並不吃這一套。

面對這一類的東西,面對他人以錯誤的意志所行使的扭曲權力,你得堅守自身的意志,把持好自身的權力

魔法師將自身的意志,以火元素之劍的象徵表現。

火元素之劍的魔法能力,其精髓之處在於自我的限制、犧牲與規律的意志。它應該被用來為你自身的平衡與真實而服務,因此它被用來規戒你自己,告訴你在某些時刻,應當斷除誘惑與虛妄,而『有所不為』;而在某些時機,必須提起勇氣與意志『為所當為』。

它被用來守衛你的界線,在你失去分寸與規矩時,提醒你自己應當遵守源自於內在的秩序與平衡;而基於這一點,它也會斥退那些有害於你的平衡與真實的人事物,這對於魔法師而言,就是一種最有效且最安全的保護方法。

當然啦,有些人會以扭曲或無知的方式,去運用自身的『火元素.意志之劍』,就例如上述那一些在權力之中自我膨脹的人,但請不要忘記,它不只意味著限制與犧牲、意志與規戒,它也同時是你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它是你身上力量的出口,因此它能夠在你為所當為的時候,提供你力量去前進。

意志與積極,在錯誤的運作下,也可能會變成暴力與侵略,而這其實就是在打破自身的界線,也是親手斬斷了自身最有力的保護——自律。當人處在這種錯誤運作之下,是不會得到內在神性的守護的。

最後,在權力之中自我膨脹的人,也只會淪為寄生與被寄生的產物罷了。

當然啦,很多時候在各種組織、結構與環境之中,我們很難去從這樣的權力遊戲中跳脫出來,畢竟我們還是需要生活,但無論如何,都不要變得麻木與習慣,在你還無能為力或還無法脫身而出的時候,你也必須清楚自己正在吞下什麼東西,你要記得這些錯誤

你必須知道,此時此刻籠罩在你之上的權力結構,他的本質是基於無知與自我膨脹的扭曲與混亂,就算你還身陷其中,也不要去認同它,即便這會非常的不適;如果你還必須身處其中,你就仍然得維持你內在的清晰,在你能力可及的範圍,做你認為正確的決定。

一個渺小的存在或許不能改變什麼,但良善與良善、真實與真實、平衡與平衡之間,是會彼此共鳴的,當你的言行、你所推動的意志是能夠被人所認可的,那麼你所追求的願景也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共鳴,被織造成型。

這是權力最良善的運用。正所謂:『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當你是為了整體的福祉與平衡所工作,那麼就會有另一股新的權力被加諸在你身上,幫助你去調整局面的動態平衡。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對於這一類的權力中毒者,其實追本溯源的探索,我們可以說那是對『力量』的根本迷戀,不管是在生活之中、還是在身心靈的領域之中,渴慕力量的人總是層出不窮。

這是人類的根本課題,但其實說實在的,也沒有多少人對於所謂的力量有著清晰的認知,甚至連『力量』與『能量』之間的定義也不是很清楚。

『能量』是在情緒體裡面所顯化的力量形式,換句話說,能量只是力量的一種形式;而所謂的『力量』指的是精神力量,它橫貫人身的五個身體,化為思想理念、意志願景、情緒能量與物質慾望。

精神力量在顯化的過程中,會逐漸變的具象具形,甚至變的僵固死板,變成一種權力的結構,導致了某種偶像化的崇拜與迷思、又或者是對力量本身的追逐,當然這也源自於自身的不安與匱乏,而使得精神力量,逐漸脫離了促成個人與整體之間的互動、乃至於維護全體福祉與平衡的最初目標。

最終,變成一種為個人私慾與利益所服務的寄生體系,身陷其中的每個人彼此吞噬,而退敗成殘缺的一種生命形式

但其實是這樣的,對魔法師而言,召喚是雙向的;當你召喚著力量的同時,力量也同時在呼喚著你;當你並不是真的清楚自己真心所願什麼,當你尚未處理內在的衝突、失衡與匱乏,當你的意志不夠純粹,那你又怎麼確定被你呼喚前來的力量,就是你所想要的?

事實上,人是以自身的整體存在去進行召喚的動作的,換句話說,你的理念、意志、情緒與慾望,在疊合聚焦之後,所形成、所導致你此刻此刻的情境、位置與狀態,會決定你所召喚來的力量是什麼樣子的,所以啦,這股力量所觸發的一切動態變化,有些時候不一定是自己有辦法承受的。

當自己的立場搖擺、意志力不明確,沒有統合自身的身心,沒有紮根於自身的根基,那魔法師就會被自己所觸發的力量動態給拉走,屆時就不是召喚,而是獻祭,失去自身的立場與存在,而淪為某些權力結構的祭品、或狂熱力量的渠道

『什麼人,拜什麼神』就是這樣的道理,當人想要藉由豢養與利益交換的方式與靈互動以完成欲求、想要藉由依附力量的方式,滿足自身膨脹扭曲的慾望與情緒,那麼也會從深幽之中,招喚來相應的東西。

不是你在召喚祂,而是祂在召喚你,透過你根本沒發現的意識中的盲區,將你鎖進某個不斷耗損的死循環之中。

而其實這樣的場景,也不只是發生在魔法儀式的工作之中,生活中的各個情境處處可見,人對自身的意志往往所知甚少,往往我們都是被情境推著走,而依據自身的意識認知,做出某種反射性的索求,但這樣的反射需索,與真正的意志相比,相差甚遠。

所以,還是老話一句——『凡顯化必暗藏幻象』

很多東西看上去很實際、很現實、很強大也很無庸置疑,但那只是因為此時此刻,這樣的顯化有其根本原因罷了,它就是一個現象,一個力量的漩渦,牽動了所有盲從而受到影響的人。

假若,你是可以感覺出其中的荒謬與扭曲的,你可以直覺的發現你的生命深深的排斥著這樣的錯謬,那就要保留著你的疑惑,然後繼續觀察,而做明確而清晰的決定,它是一個現實,但它不會是你的真實。

只要你的意識本身有相當的平衡感,你的認知功能都有正常的運作著,應該都可以發現這些權力結構背後的寄生體系,以及精神力量以扭曲病態的形式正在運作。不要去相信錯誤的東西,森羅萬象脫離不了『變化』,任何看上去強大或蠻橫的存在,也終會遇上更強大而蠻橫的力量制衡。

沒有什麼是會一直持續的、也沒有什麼是你能一直持存的,萬事萬物自有其終期,若人只著眼、只相信這個權力的結構,並隨之附和,盲從於其中為虎作倀的人,自然也就讀不出未來的流勢,以及自己該前往的方向,與該堅持的意志。

一直到一個權力的瓦解之後,又急著用自己聰明才智去依附在另一個崛起的權力之上。

這樣子的人,他的未來是遭受到詛咒的。不要忘了,一切都在流變之中,誰也沒有把握,自己能總是站在強勢或幸運的位置,可以去趨炎附勢、仗勢凌人,一切都在變化,當這樣的人失勢了,當他的厄運現前時,不會有任何人願意支撐住他。

人所做出的每一個言行,都有被結算的一天,你所投射出去的,也必然會以某種形式歸返於己身,無論是善行或惡行都是如此,所以人生在世,但求一句問心無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卡巴拉生命之樹路徑解析(一)

來談談我的觀點的卡巴拉生命樹

四元素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