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拍呼吸法的應用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些關於儀式魔法的四拍呼吸法,在吐息、納息與屏息之中蘊涵的象徵寓意;當然啦,就有同學們問到,是否有一些比較具體的呼吸技巧呢?但我只能說,呼吸法的練習是要透過你身體力行的去實踐,透過觀察你身體的反應,來記錄一些變化、與嘗試一些應用。
你會發現有一些小技巧,是你的身心會透過一些經歷與情境來告訴你的。
我在這邊也說說一些我觀察到的呼吸法應用好了,只要運用得當,這可以在人的生活之中帶來一些即刻的效應與助益。但其實都是四拍呼吸法的運用,所以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只是一些調整自己的方式。
※
首先,就是被我歸屬到『風元素呼吸』的《日出吐納》,適合用來喚醒自己的一種方式,一般會建議在睡醒的時候,照自己的時間與需求做個幾次《日出吐納》,但你也可以在需要提振精神的時刻,運用這樣的方法。
它同樣演變自四拍呼吸法,所以,基本上練好四拍呼吸這個基礎是最重要的,這個基礎練不好,其它的應用也不會產生什麼多大的效果,所以記住『用全身呼吸』。
《日出吐納》的呼吸節拍是八拍呼吸,也就是吸氣八拍、呼氣也八拍,在呼吸之間沒有很明確的屏息時間,它強調的是呼與吸的動作。
在吸氣八拍的動作中,不會強硬的吸進足足八拍的氣息,那會對身體造成壓力與負擔,我們一樣會把吸氣的八拍動作也一樣分解成兩組四拍,
第一組四拍是輕柔和緩的吸進氣息,同時心中默數四拍。
第二組四拍是,感覺這這些吸納進自己身體的氣息,慢慢的向體內更深處沉入吸收,它緩慢的擴張了你的肺部,也喚醒了你身體裡面的每個器官、神經與細胞,就像花朵綻放開來、就像太陽旭日東昇,開展出光芒那般;
因為你慢慢的放鬆了自己的身體,因此你可以感覺到第二組四拍的吸氣,它是更加細緻且和緩的,自動湧入你的鼻腔的氣息,第二組的吸氣你不是刻意為之的吸納氣息,而是你的身體找到了舒展自身的方式,因此外界的空氣被自動的牽引進你的肺部。感覺這一刻的清新、清醒、與清晰。
所以說,第二組四拍的吸氣,是自動發生的,如果你的身體還抓不到吸納更多氣息的方法,那就不要勉強吸氣,在第二組四拍的時刻,把焦點放在剛剛第一組四拍所吸納進體內的氣息,感覺它擴張舒展了你的身心。
同樣的,呼氣八拍的動作,也是分解成兩部分的四拍。第一組四拍呼氣,是輕柔和緩的呼出氣息,感覺肺部慢慢的下降而放鬆,同時心中默數四拍。
第二部分的四拍呼氣也應該是自動發生的,不是刻意去強硬的吐出氣息,而是更深層的感覺到釋然與放鬆,想像那些疲憊與緊繃,以及陳舊鬱積的能量也隨之釋放,消融在你內在的清醒與光明之中,在呼氣的同時,你應該能感覺到一種奇妙的清醒感,感覺好像突然以一種非常清晰的方式,意識到自己所身處的情境與狀態,一種回到當下的感覺。
也同樣是數四拍。
當然啦,《日出吐納》是四拍呼吸的一種變體,因此它們是非常相像的,只是整體來說,它強調的是吐息與納息的動作,因此喚醒人心智與精神的效力會比較明顯,屏息則以更微妙細緻的呼吸吐納來取代,所以會變成八拍呼吸。
※
接著,我們來介紹『火元素吐息』的另一種應用《哼息》,當然火元素的吐息,在魔法的行為之中,可以有非常多運用的方法,甚至有部分是帶有攻擊性的,由於容易導致誤用,所以就不介紹。
《哼息》被運用在『人遭受到負面情緒攻擊或強烈騷擾』的情境,它用來點燃意志與專注力,也透過釋放出來的氣息,達到某種對外界特定對象的隱性示警,藉此與負面的對象畫清界線,表示『拒絕』。也因此,它是一種較為積極的自我保護。
當然了,它所作用的範圍是情緒與能量的層面,《哼息》可以在幽微的層面去點燃人自身的意志力,在人與人的關係之間,設下一道彼此潛意識中默認的有力防線,藉此免除一些尚未發生的麻煩,但它並不能保護你免於已經發生的實際傷害與騷擾。
《哼息》這個動作,會明確的顯化出你的意志力,甚至是鬥志;只要你的心智夠清晰、意志夠堅定,自然會有一些具體的行動被隨之催發出來,而這樣的行動,則會幫助你應付那些實際的傷害與騷擾。
《哼息》這個動作說來非常簡單,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之後,張開雙眼聚焦於前方、微縮下顎,緊閉雙唇,以沉重的鼻息釋放出胸腔的氣息,在此同時喉頭會發出非常細微的悶哼聲,那應該只有你自己聽的到,同時,將意志專注於『堅定的拒絕特定對象的傷害與騷擾』這個目標,讓你的意志伴隨著釋放出去的鼻息,以及極其細微的悶哼聲,來宣告你的界線。
事實上,很多野獸也都會類似哼息的動作,例如低鳴、喘氣、踏地、示威;那是某種叢林禮節,警告入侵者必須退出自己的領域,否則後果自負,而《哼息》則是以類似但較為隱晦的方式,去觸發對方內在的警鈴,將你自身的意志力不動聲色的催發出來,以避免對方做出蠢事。
※
接著是屬於『水元素納息』的一種運用《啜飲》,這不是單純的呼吸法,而是一種變化應用,是用來讓你更加容易體會『納息』的意義所在,也就是承接與感受,進而從流變之中,找到應變與成長之道,而非被卡在某個情境或情緒之中。
簡單來講,《啜飲》就是好好的喝水,其實光是慢慢的,好好的去喝下乾淨的水,對人而言就會有莫大的幫助,每當你覺得自身被卡在一個負面的狀態時,不管是自己內在的情緒、又或者是周圍外在的情境,當你覺得自己身陷其中而不可自拔時,當你覺得自己似乎被卡在一個錯誤的迴圈而不斷自我耗損時……
你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的、慢慢的喝水,喝常溫的水,感覺水進入你的口腔,慢慢的與你的唾液融合,然後緩緩地吞下、經過咽喉,慢慢的流過體內,帶來一陣清涼。
這會幫助你從卡住的狀態中,恢復流動與變化的正常狀態,去感受、去想像水的變化與流動,也同樣發生在你的身心之上,一切都在流動、一切都在變化、一切也都會過去,而新的局面也會到來,去體認這個變化的過程,這會幫助你去承受並渡過那些情緒上的窒礙與迷障。
而《啜飲》的過程,也會慢慢的淨化你的身心,就像流過你存在的一條溪流,你手中的水經過了非常長遠的旅程,非常多次的變化,最後化為純粹而通透的淨水,流進你的身心之中,幫助你吞下某些哽在喉間、阻塞在心靈之中的障礙,在它的沖刷洗滌之下,你煥然一新,你變的宛如流淌的水脈一般,不再凝滯僵固於某個執念與角色,而投身於接下來的變化之中。
有沒有發現,《啜飲》跟《哼息》的用意完全相反,一者是以自身的意志與情緒抵禦外界的侵犯,另一者則是從情緒與情境的僵局中超脫,學會柔和的承受與應變。這兩種能力我們都必須平衡發展,所以我們更需要清晰的心智,去判斷究竟該在怎樣的情況下,去運用這兩種能力。
※
接著是『土元素屏息』的《匿蹤》,被運用在你想保持低調與沉穩狀態,避開劇烈變動的情況下,也因此它的呼吸方式會完全強調在屏息上,這當然不是叫你完全停止呼吸。而是以最為輕柔微妙的方式去呼吸吐納,古代有一種訓練方式,是在鼻孔前方放置羽毛,過程中羽毛的細絨不能被鼻息牽動,藉此訓練修習者以綿長而細緻的吐納來呼吸。
也因此,《匿蹤屏息》會顯得格外困難,它算是某種程度上的高端運用了,它所進行的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完整的八拍呼吸法——『八拍納息、八拍屏息、八拍吐息、八拍屏息』。它完全拉長了人的一個呼吸的循環,跟日出吐納不一樣的是,它在呼與吸之間還多了整整八拍屏息的間隔。
所以《匿蹤》的屏息法,必須非常謹慎的調控納息與吐息之間所進出的氣息量,也必須找到身體正確的放鬆與緊縮的方式來持存或清空氣息,它會將人的呼吸節奏完全放慢,所以也對於恢復體力與精神有著很好的作用,但卻不會像《日出吐納》那般,讓人精神提振與清醒,而是會讓人真正放慢放鬆下來,藉此好好的休息以恢復元氣。
也因此《匿蹤》屏息,其實有著將人藏匿在悠遠綿長的呼吸節奏之中,遠離世俗紛擾與緊湊的生活步調,藉此好好恢復自身活力的用意所在;但如果是在非常需要高專注力的工作場合,就不適合運用這樣的匿蹤屏息,那會讓你完全不在狀況內,而有些時候甚至會導致發生危險,在需要高專注力的情境中,你適合的是日出吐納法。
當然啦,有些同學可能抓不太到匿蹤的感覺,所以用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說法就是,匿蹤屏息有一種讓自己『背景化』的感覺,在長達八拍的吸與吸之中,你可以想像外界的人事地物進入你的身體,卻又穿透出去,你在這樣的吐納過程中,就像變成了一塊透明的水晶一般,與背景融為一體,卻又不著痕跡。
在此同時,每一次存在於你呼與吸、吸與呼之間,兩個長達八拍的屏息,你會清楚的感覺到自身當下的存在,就好像從紛擾的情境與情緒中抽離那般,你立足於此時此刻的平靜狀態之中,就像在一個黑暗而寧靜的大地之中,以綿長的呼吸深深休息著那般。
這便是《匿蹤》屏息法。

留言
張貼留言